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

停演有多慘?堪比婚宴賓客蒸發

相信有在關注台灣表演藝術圈的朋友應該都已經知道了:由於莫斯科芭蕾舞團團員確診,其在台北國家戲劇院的演出取消,館內實施消毒,連帶讓在實驗劇場(同樣位於國家戲劇院內)的C Musical焢肉遇見你」音樂劇被迫取消。在疫情當前的今天,紐約百老匯倫敦西區重啟都還遙遙無期,任何一場演出都是彌足珍貴的,停演當然也更加令人遺憾。

當前有許多關於各部會部門乃至於公司團體在此次事件上功過得失的討論,本文無意對此發表看法。畢竟,這其中牽涉太多筆者無法得知的風險控管等考量,不宜在未充分得知相關資訊下進行評斷。但可以確定的是,C Musical在此次事件上,是純粹被流彈炸到的權益受損方,這一點相信是沒有疑義的。

因此本文只想藉此機會,來討論一下這個「權益受損」,到底是個什麼受損法?停演對表演團隊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 * *

為了要說明這件事情,我們得先來了解一下一個「演出」大致的製作流程。這要從場地開始說起。

以2020/12/17首演的焢肉遇見你」為例,這個場地的申請是在前一年的八月就要申請了,也就是一年半前,而且是要評選的,不是申請了就會上。申請的各種流程這邊就先略過,我們就先假設演出前一年,順利申請上。

這個時候,就要開始付場租訂金了。場租的金額細節是公開資料,大家可以看這裡,細節就不贅述,在此只要知道,對一個演出而言,團隊在一年多以前,就已經要開始壓錢進去,萬等級的錢。

那總共會壓多少呢?這個很看各製作的狀況,但有一個相對簡單的估算方法。如果你相信「在台灣做戲賺不了什麼錢」的話,那你基本可以用一個製作的總票房當作它總投入金額的估計值。

焢肉遇見你」為例,筆者來不及在宣布停演前看票圖銷售狀況,但可以確定的是多數票為$800,所以就以票價$800,150席觀眾席估計。焢肉遇見你」演出12/17-26共九場,全部完售的總金額是1,080,000;就算是七成票房,也有個756,000,我們就算75萬好了。

也就是說,你從演出的一年前開始陸陸續續壓錢進去,總共壓75萬進去,然後就在那邊被卡死一年,祈禱演出完後回收。

換言之,中小型團隊在面對的,是每檔製作都是個近百萬等級的錢,卡在那裡卡一年的狀況。

以上還沒討論通常演出完後,要花一個月才會拿到票款,補助款可能要更久的狀況。更不討論如果同時要跑好幾個製作的時候,這幾百萬的資金周轉要怎麼處理。

* * *

然後,停演了。我們來看看這個影響會怎樣。

焢肉遇見你」的例子中,被停演的是12/17-20的四場演出,也就是全部九場中快一半的場次(其中還包括相對好賣票的周末場)。照前面的七成票房算法,這就是336,000的收入就這樣蒸發。

你會說:啊可是停演了四場,不是也會少一些支出?這是沒有錯,但問題是有很多支出是不會隨著場次減少等比例減少的。隨意舉例:

  • 演出前的排練場地租借與排練費用,以及相關的行銷費用。
  • 所有舞台、道具、服裝等製作費用(總不能剩一半場次就做半套服裝吧)
  • 所有音響燈光器材的租借費用(12/17首演當天宣布停演,但器材可是12/14就租進來開始用了,而且還是得繼續用到12/26)
  • 以及所有劇團經常性的營運費用,如行政人員的支出、辦公室租借等等
以上這些,都不是會隨著少幾場而等比例減少的。這些費用,原本要靠九場的演出平均之付掉,現在硬生生的只剩一半的場次收入去頂。

一個簡單的想像方式是:想像你的喜宴,喜宴當天突然有快一半的賓客說不來了。就算飯店很好心的說那就收一半桌子起來,少收你一半的桌錢,但是你那些印喜帖、訂喜餅、現場布置、新秘、主持人、婚紗等等的費用,通通都沒有減少啊!

這就是團隊停演所面對的現況:勘比婚宴賓客蒸發。你卡了一年的錢,本來預期兌現的收入蒸發,支出還沒怎麼減少。

* * *

事實上,可能比婚宴賓客蒸發還更慘一點,因為還有一些隱性的損失,是無法估計的。

最直接的是,原本後面五場演出,可以靠前面四場演出所造成的口碑效應去拉票房,但現在後五場突然變前五場了,這其中的潛在票房損失無法估計。

更長遠看來,表演藝術是體驗經濟,多一個人來體驗,就是多一個未來可能會回流的觀眾來源。少一場演出,就是少一整場觀眾的體驗人口,對團隊未來後續的發展,也會有所影響。

綜以上,停演對團隊而言,就是個比婚宴賓客蒸發還嚴峻的狀況。大家都不希望自己喜宴直接蒸發一半的賓客,當然也更不會希望停演這種事情發生。

我們無法預期疫情到底會延燒到什麼時候,也無法預期會不會還有類似的狀況發生(拜託不要)。但無論如何,即使是全世界少數還能持續現場演出的台灣,表演藝術團隊的困境也仍然存在。任何一次的停演,除了被停演團隊的財務危機外,也包含了相關團隊是否會因此造成票房流失的隱憂。

只希望國人能夠持續關注防疫措施,並且在自我能力所及的範圍內,能多多支持一下,守護著現在全世界少有的現場演出的,台灣的表演藝術團隊們。

2020年12月3日 星期四

玫瑰的數字(一):我們對數學的想像是什麼?


距離<玫瑰的數字>首演(2020/11/14)也一段時間了,從開始作田調(2019/10/27)到讀劇(2020/02/10)到首演,這個30分鐘的作品也是扎扎實實磨了一年。要感謝中華民國數學會的支持,以及台灣科學節提供我們首演的機會。

在此花點時間,把這個發展過程中釐清的諸多觀點,做個彙整。就從最關鍵的一點開始:

我們對數學的想像是什麼?

你在google圖片搜尋中打入"數學"兩個字,基本上跳出來的會是長這樣的東西:

一大堆密密麻麻的數字、符號、希臘字母等等。這大概是大眾對數學的想像。

而這點也反應在我們的各類媒體上。當想要呈現一個人很"數學"時,就會讓他寫一堆方程式,講一堆xyz,或著乾脆背個圓周率,把各種充滿"數學味"的符號塞好塞滿。

但這其實一點都不數學。對,這一點都不數學。

為了說明這件事情,還請大家回想一下高中時的數學學習歷程。如果你是相對數學成績沒那麼好的人,你大概會有過類似的經驗:解答上每個符號你都認得,用的每一個定理或性質你也都會背,但題目出來你要自己解,怎麼樣都解不出來。

奇怪了,如果這些符號等等的是數學,你不是都已經背的滾瓜爛熟了,為什麼還沒有拿一百分啊?

因為這些符號只是一種語言而已它只是拿來溝通想法的一套語言而已,不是數學的本體。

就像你認得很多中文字,不會讓你自動可以寫小說,寫作時的思緒才是寫作的本質,不是"字"。同理,如何去思考一個數學命題的本質,然後一步一步從A式論證到B式,這個思考的過程才是數學的本質,不是"式子"。

而很遺憾地,這恰恰是整個數學教育裡,最難教的一環。大部分的教學,尤其是班級教學,都僅止於能到把語言本身教完而已,還難有機會做任何思考性的教育。在這個狀況下,大眾多半都只會停留在被一堆嚇死人的符號唬得一愣一愣的,畢竟在沒有開始了解背後的思考邏輯前,這些符號都只是一堆火星文,你為了考試還只能把它們硬背下來。

結果就是,你時不時還會看到報章媒體報導下面這種6÷2(1+2) 等"數學"問題,大眾熱議一番,同一時間真正的數學人在一旁感到頭痛,"這只是一個敘述不清的語言問題,你們卻稱它是數學?"


就此觀點,要能夠做任何形式的數學推廣,勢必就要牽涉到數學思考的介紹,否則你實在很難去讓人對一個你完全無法理解的火星文感到興趣。

有沒有媒介做這方面的常識呢?有的。我舉一個我個人相當喜歡的例子。

數學少女是日本作家結城浩的一系列數學通識小說,披著輕小說的皮,但是內容其實非常紮實。當初我看的是這本費馬最後定理,認真的是費馬最後定理。作者非常驚人的,在繞過各種技術性細節的前提下,完全讓讀者可以跟上威爾斯證明背後的大架構是什麼。

"哇靠,原來背後的思考長這樣!"這是我當初看完時的感想。

而這就是我認為一個數學普及作品需要做到的效果:原來背後的思考長這樣!

- - -

然而比較可惜的是,在戲劇的層面,我們幾乎沒有看到這類的作品。大部分的作品,幾乎都是塞了一堆很"數學"的符號,但沒有任何數學思考。

如果僅止於想要製造"數學味",這樣做也許可以。

但如果你是真的想要普及數學,這樣做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如果你如果只是塞一堆數學味,你頂多只是讓台上多一個數學宅,而人們並不會試圖去認同他所感興趣的東西。

這也是為什麼當初我這個科普系列的第一彈選擇南丁格爾的這個故事。它沒有太多嚇人的數學理論,但背後卻仍然有十足的數學思考在那邊。南丁格爾為何"選擇"畫那個圖,是有她研究方法的思考在那邊的。

在這邊要感謝當初讀劇時劇組的建議,尤其是顏志翔(飾霍爾)的建議,讓我們真的加了一首,貨真價實的思考歌,也就是第四首<探索數字背後的真實>,講述南丁格爾一步步做出玫瑰圖的過程。

這首歌在整個製作中至關重要。它證明了我們完全可以把"思考過程"這樣抽象的東西放到舞台上。

更重要的是,觀眾是完全可以接受的,連演出時那一地的小孩都可以接受。在一片"啊這樣做會嚇走觀眾"、"大家聽不懂啦"的疑慮中,我想這首歌證明了很多事情。

未來,我們會持續以這個方向努力,看能夠把科普戲劇這一塊做到什麼樣的程度。請繼續期待我們未來的作品。

2020年9月6日 星期日

陳家聲2人演唱會

嗨,大家好,這是海豹。好久沒在劇場以作曲的身份和大家見面了。

感謝大家來陳家聲2人演唱會。這是Raven的RESET,也是我的RESET。


2020年8月25日 星期二

茉娘(三)- 丟骰子的莉莉

基於最近創作上面臨到類似的瓶頸,趁我還記得時紀錄一下這個遊戲機制設計在劇本創作上的應用。

簡單來說,莉莉,是丟骰子丟出來的。

2020年7月21日 星期二

如何用高嘉瑜版的<隱形的翅膀>浪費才能

話說之前我釋出了這個編曲:

這個編曲是回應小尾巴的這個挑戰:

釋出後又非常榮幸被發起人點評:

能被如此浪費才能的小尾巴老師評價為太浪費才能,實在備感榮幸,特此撰文說明一下我到底如何浪費才能 XDD


2020年7月3日 星期五

關於<陳家聲2人演唱會不是一場演唱會>

更正啟事:勞闆肯定絕對百分之兩百萬沒有要我寫這首歌,真的唷啾咪~


喵的這歌名真是有夠長 XD

容我來說明一下這首歌誕生的故事,並且藉此來說明一下,作曲到底期望從作詞那邊獲得什麼。


2020年6月20日 星期六

後疫情時代表藝振興

早上受訪時講的,覺得值得留存一下,所以還是打成一篇。數據方面可以參考兩廳院2013-2019數據分析,疫情部分。

1) 就消費端,不能僅期望原本的重度消費者扛起振興大任,你要一個一年看百場的戲咖變成半年看百場,她就算想也不見得能,一個人畢竟一天就只有24小時,她趕場都不一定趕得出來。勢必需要刺激其他消費者的消費誘因。

2)承上,也不能期望藝Fun券發下去,大眾就突然會消費了。對於一個平常沒在吃星級餐廳的人,你突然給我振興券,我勢必也只能網路搜尋一下,誰有名就去誰。畢竟我們的大眾,是個每年每人平均藝文消費未達60元的狀況。建議能串連相關資訊給大眾,不然大眾最後也只是往幾個叫的出名字的團跑。

在此順道一提的是,不能把台灣藝文消費的問題全部推給"人口數"。最簡單的,看看首爾就好了,首爾把周邊加進去,人口跟台灣差不多,但人家最大的售票系統Interpark,任何一個子類別的年銷售額都可以電爆我們全體類別的年銷售額。畢竟,當地已經培養出藝文消費習慣,下班去看戲"很平常",自然可以建立起夠大的消費端支撐起產業,大學路一條路上的劇場數量就能輾壓台灣。

退一步來說,人再多,沒有吃臭豆腐的習慣,你也賣不掉。重點是消費習慣的建立,而當前這個時間點,似乎是趁機建立的好時機。

3)就生產端,目前場館檔期已經大緊繃,畢竟上半年的檔期往後遞延,下半年的檔期再往明年上半年推,團隊很可能面臨想生產,卻拿不到檔期可以生產的窘境。建議能對場館進行資訊串連,要活化的各種場地也趁還有報復性消費的時候趕快開一開,這時候開館應該是吸引觀眾最容易的時候了。
同時,也順路把藝Fun券的效益達到最大,畢竟都要花錢了,就讓錢發揮它最大的效益。

天賜良機,請多把握。

2020年5月29日 星期五

通姦怎麼可以無罪!?!?


沒想到殺警案文章才沒寫多久,現在換成要來寫通姦案了... 先說,我不是法律專業,但這樣正好,如果我通勤時滑滑手機能夠找到的事情,相信也不會太艱深。一定有很多專業性的細節,歡迎各路法律專業人士補充。如需要討論細節,釋字791號解釋全文在此,簡要說明可以看這裡


2020年5月12日 星期二

茉娘(二)- 關於創作的回饋與修改




對你沒有看錯,上面這個影片是關於遊戲設計的,我沒有貼錯。我前幾天剛好看到這個影片;我要從這個影片開始講關於茉娘創作歷程中最嚴峻的一關,以及關於設計的整體概念。

警告,本文內含嚴重劇透


2020年5月1日 星期五

殺警怎麼可以無罪!?!?



先說,我不是法律專業,但這樣正好,如果我通勤時滑滑手機能夠搞懂的事情,相信您也能懂。一定有很多專業性的細節,歡迎各路法律專業人士補充。如需要討論細節,殺警案判決全文在此

一、殺警怎麼可以無罪!?!?

因為他不符合刑法對於"犯罪"的定義。有時間的人,強烈建議自己細讀以下這個影片從42:55後的部分:


摘要一下,在刑法上你要構成犯罪,你需要四個東西:

  1. 你要有客觀上的行為導致了結果(Ex. 我揍了他一拳,他眼睛腫起來。)
  2. 你在做行為的時候,你明知這個行為會導致這個結果,但你還是選擇去做了(Ex. 我清楚我揍他他會受傷,但我還是揍了。)
  3. 你做這個行為不是為了保護更高的價值(Ex. 胖虎在揍大雄,大雄為了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而回手,這叫正當防衛。)
  4. 你不能處於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的狀態。

今天的關鍵就是這個第四條。舉例來說,我們會認為小孩子應該對於行為是否違法的判斷能力沒那麼好,你本來就不能要求一個三歲小孩去分辨這些了,自然也不能依照這個去懲罰他。所以才有:

刑法第18條
未滿十四歲人之行為,不罰。
十四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人之行為,得減輕其刑。
滿八十歲人之行為,得減輕其刑。


同樣的道理,今天精神病患者在行為當下,不見得有判斷的能力,所以才有:

刑法第19條
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 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不罰。
行為時因前項之原因,致其辨識行為違法或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顯 著減低者,得減輕其刑。前二項規定,於因故意或過失自行招致者,不適用之。

注意,這裡這個精神病患者,也不是法官說了算。在殺警案的案例中,是有完整的醫師鑑定的,參見判決書第五點以及後續的附件。

而如果你覺得這第19條不合理的話,那我就要回過頭問你,那為什麼第18條就合理?同樣是欠缺辨識能力,為什麼一個可以一個不行?你是否有歧視精神病患,圖利小孩的嫌疑?

總括而論,此案不符合刑法對於犯罪的定義,當然也無法去處罰他犯的罪(因為沒有)。這是刑法上無罪的理由。

P.S. 或許這個無罪的用字導致了大眾的不滿,美國有些州改用guilty but mental ill或guilty but insane這樣的用字。如果你是care這樣的用詞問題,希望這會讓你好過一些。細節可參見此文

二、所以他就這樣沒事了?

誰說他沒事了,他不是被強制治療五年了嗎?他不是形同自由被剝奪嗎?

今天他刑法上是無罪了,沒錯,但不代表沒有其他法律可以處理。如果你認為被告在社會上會對其他人造成安全疑慮,你總有憲法層級的這一條可以討論:


憲法第23條
以上各條列舉之自由權利,除為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 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外,不得以法律限制之。

在此例中,就是因為同意有造成公共安全,妨礙他人生存權的疑慮,才有強制治療五年,不然我們怎麼能剝奪被告的自由權這種憲法保障的基本權利?

當然我們可以討論強制治療五年夠不夠,但這就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了。

三、怎麼可以這樣,沒有天理啊!?


你忘了也有人說同性結婚沒有天理嗎?

說到底,我們在講的是"法律",不是"民意"。"符合大眾期待"本來就不是法律的責任,不然幹嘛要法院審判,全民發網路問卷投票就好啦!

古美門律師言猶在耳,記得嗎?


四、我...我還是不能接受!!!

我也不能接受香菜,無限期支持加香菜唯一死刑!

2020年4月28日 星期二

我們不能在忽略基本面差異下討論表藝產業的可行方案


在google自己其他文章時碰巧搜到這一篇... 是的,國外的確存在很多VR或著是像NT theatre的影視技術,但一來是,這些也不是疫情後才變出來的,是之前就已經有對應的產業在那裡,有對應的供需在那裡。

舉這類的案例,就跟你現在突然跟深陷無法定目劇的台灣表藝圈說"嘿美國百老匯一檔戲都演個一年兩年,你們為什麼不也演個一年兩年就好了"一樣,忽略了各種硬體面軟體面社會風氣面的根本性差異。

就講個最現實的例子好了,文中舉大陸的19萬人觀賞的例子,看起來很多。但這是大陸14億人口下的19萬人啊!如果你搬來台灣,這樣是多少人呢?

嗯,3257人。

這3257人願意花多少錢看線上播放的演出?能夠cover你的錄製成本嗎?能夠cover你"原本沒有錄影技術,現在要引進技術的成本嗎?

更不用提,雖然觀賞人數是從19萬人縮水成三千人,錄影成本可是一樣的。那有團隊可以扛支出一樣,收入剩不到2%的狀態嗎?

再退一步講,如果對應的技術與市場存在,那台灣在疫情前不早就該有人做類似的嘗試了?始終沒有人做這類嘗試,不就表示勢必存在既存困難,不論是技術面的還是市場面的?

台灣表藝圈有沒有問題?有,很多。

台灣表藝圈有沒有其他國家已經相對解決的問題?有,很多。

但這都再再不代表我們把其他國家解決問題的方法搬過來就解決了。技術面不同,文化不同,市場不同,這都需要列入考慮。

不然,我們就跟那些"嫌觀光人口不夠,然後看到國外某某地方觀光人口很多,於是就在台灣複製一個某某村的概念,其實沒有差多少。

2020年4月17日 星期五

連續兩天零確診到底有多難?

非常幸運的,台灣達成連續兩天零確診成就(4/16-4/17)。這件事情到底有多難?


2020年4月8日 星期三

茉娘(一)- 引言與<14 這世界到底怎麼了?>


之前有網友做了一個台灣音樂劇的排行表,有滿多人把茉娘放在很前面的位置。從茉娘首演開始,這部戲收到的回饋也非常的正面。

受到這樣的反響,一方面很開心,但另一方面,其實每次收到這樣的回饋,我壓力都很大。

因為<茉娘>對我來說,是超越我生命的存在。我還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它。

這個狀況其實之前就發生過很多次了。我的第一部公開演出的合唱作品<忘了我是誰>就是這樣:

這首編曲是2006年的作品,當時反應也是很好,但其實當下我完全不知道我自己到底做了什麼事情,只是把很多對音樂的第一直覺記下來而已。要我去做一個類似的東西,即便只是複製,我都不知道該怎麼作。

之後我花了很多年,很多年,才慢慢搞懂自己當初到底做了什麼事情,整個想法是什麼,想要達成什麼,效果是什麼,怎麼作到的。一直到2014的<我身騎白馬>,我才終於覺得我追上它了。


這過程真的超級無敵痛苦,因為你體內會一直不斷地有聲音對自己說,"媽的這以前你不就已經做出來了,為什麼現在卻不會?"

桌遊設計上的狀況也類似,我的第一款桌遊<我先走啦!>2012年就出來,但一直到2015年的<彼得潘遊戲>(也就是後來的<厄夜魔堡>)我才真的知道我自己在幹嘛。

而茉娘對我來說,是個更大更大更大的山在那裡。不管就劇本和音樂層面上,雖然有很多細節的技術層面的東西是我控制出來的,但是有很多最大方向的東西,是它直接找上我的,不在我能夠控制的範圍內。跟之前一樣,我甚至不是很確定我到底做了什麼。

它現在成為一個,我努力在追逐的影子,橫在遙遠的地方,而我甚至不知道它的形狀。

接下來會陸陸續續,有空的時候,有機緣的時候,把一些片段我能夠掌握的東西記下來。希望這一次,我能早一點追上它。

X X X

<14 這世界到底怎麼了?>對我自己來說是個很特殊的曲子。當時我剛結束北藝中心的創作工作坊不久,那時候被希文學長直接點出了缺乏情感導向面的問題。確實,我大多數的曲子,都是以羅列資訊,然後計算呈現方式,計算和聲與節奏色彩的方式,規劃出來的。

但這首不行。在這個全劇最後的最後,已經只留小傑一個人在台上,所有劇情資訊也幾乎都講完了,這首完全就是小傑的個人情感。我扎扎實實地,需要一個從情感面出發的作曲手法。

那時候是茉娘讀劇會前,劇本寫完了,到這首歌之前的曲子也都寫完了。我甚至破天荒的跟劇組說,最後的兩首歌我需要單獨處理,可能讀劇會出不來(跟海豹熟的人應該就清楚,這狀況真的破天荒。)

然後我做的事情是,在房間裡摔枕頭,摔了一整個下午。我在抓小傑最後萬念俱灰,把房間裡的東西都砸過一遍,甚至於近乎要逆天弒神的情緒。

最後的結果就是副歌第一句的那個七度大跳,上天你告訴我這!個世界怎麼了。這是我平常絕對禁止我自己寫的旋律線,在大跳之前已經有好幾個字卡在那裡,大跳本身還跨了整個換聲區,根本就是個和聲學會給你N個大叉叉的寫法。

但就是因為這個反人工的旋律線,小傑幾乎一定非得在這裡暴衝,把情緒爆出來。

有一些在錄音短版裡沒有出現的段落,也有許多類似的作法。舉例來說,中間有一段其他人逼問小傑後,到第二次副歌前,小傑有一段非常多字、旋律線非常緊、節奏非常碎的段落,他幾乎會造成一種,在溺水中掙扎,偶而才能探出水面換口氣的效果。那是在層層逼問下,勉強抵抗著的小傑。

總之,這首歌在很大層面上,是把古典的各種安全問題都先放一邊,把旋律線往一個人崩潰的極限,情緒的極限去寫,完全從角色的狀態出發。

有興趣的人,4/12的音樂會有完整的版本。現場觀眾人數不多,大家可以自行評估一下疫情狀況前往。


備註一:當然除了摔枕頭以外,還是有很多地方是後面設計出來的。舉例來說,由於這首歌的狀況,小傑勢必是情緒一路推到天邊,我沒辦法給這首歌一個善終。這就是為什麼最後必須要由兩位茉娘殺進來,用一個非常緊的11和弦結束。畢竟這裡給個終止式也不對,回到主和弦也不對,硬的剪掉更不對。

備註二:這首歌(以及再後面的<仰望星空>)最後好像是在讀劇會前的幾天出來了,在此向把這首歌直接吃下來的演員們大鞠躬。

備註三:實際演出時,超強音控蔡鴻霖甚至為了這首歌製造了一個非常特殊的效果。這首歌的實際演出版本,最開頭有所有其他演員的背景雜音漸漸變大,把小傑淹沒到崩潰的效果。鴻霖他把這個效果完全進化了,如果在場上從小傑的位置出去,他會聽見其他演員的聲音,從比較遠的喇叭慢慢逼近到比較近的喇叭,最後把自己壓扁。超猛的!

備註四:最後一個其實我到現在都還一直在斟酌的地方。在演出版本裡,中間段落所有人的質問,最後是以兩個茉娘的這一句收住:

大家,好了嗎?

但其實我原本寫的時候,茉娘們收住的那句話是:

我看你其實只是想擺脫我們吧?

然後小傑狂吼。

正式版本我們沒有選擇這麼做,是因為這樣的話,會在這裡有在殺出一個議題,算是讓結尾比較乾淨的選擇。

但小傑究竟有沒有這個念頭?我相信是有的。我相信所有人,都是有的。

那會變成小傑最後對自己的道德質問。我真的有想幫助人嗎?我真的有想善良嗎?還是我只是想讓自己舒服一點而已?

問心無愧這句話,真的有這麼純粹嗎?



2020年3月27日 星期五

關於免費觀賞之錄影演出


註:本篇原版發文後,發現對經費狀況之解讀有所歧異,因此重整論點後重發。再次歡迎各方討論。

最近我們有位立委質詢的時候表示,是不是應該由文化部推動團隊,在疫期以免費線上的方式讓民眾繼續接觸演出。在此討論一下這個提議。

先說結論,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很糟的方案。


2020年3月13日 星期五

你的表藝朋友們到底吃土成什麼樣子?


依據2019年兩廳院售票系統數據報告,台灣每人每年平均藝文消費大概50元出頭(我沒有少打一個零),所以老實說我很懷疑有多少人注意到以下這些事情:

然後別說台灣反應過度,因為連紐約百老匯都決定關門一個月。簡言之,你如果身邊有表演藝術工作者的朋友,他極有可能正在吃土。

但究竟有多吃土呢?

我們先來看看總體層面的問題。2003年SARS時,就文化部統計,整個表演藝術類的營業額較前期跌了15%。

15%是什麼意思呢?依據2019年兩廳院售票系統數據報告,2018年兩廳院售票系統的總產值約12億,12億的15%是1.8億,所以就是1.8億會直接蒸發。這還只算兩廳院售票系統的部分。

以上還不考慮近年來由於有台中國家歌劇院以及高雄衛武營等大場館的開幕,大型演出增加,從而大型被取消的演出被增加的可能性。也還沒考慮由於社群網路的發展,造成更進一步的群眾恐慌,從而導致的消費意願降低,這部分也無從估計。

但總之,有幾個億,會直接從表演藝術產業裡蒸發。

那你會說,15%看起來也還好嘛,就算到20%,那也就是薪水打八折,還能過吧?

問題是,表演藝術工作者的酬勞,不是這樣算的。表演者多半是拿排練費與演出費,也就是"站在場上"(排練場或舞台上)才有錢。所以演出取消,不是打幾折的問題,是直接歸零。

你會說,那難道劇團樂團不能先支應一下嗎?很抱歉,你也不能把劇團樂團這些表演藝術團體當成公司來看。大部分的表藝團體,說實在也只是一群表演藝術工作者的集合體,他們平常可能演出前一年要先墊場地費,表演過程中自己墊各種支出費用,一路撐到表演結束後一個月拿到票房,甚至一季後拿到補助款後才攤平。這之間別說是資產累積,能夠拚到個資產不遞減就偷笑了。

而當疫情來,常態性的支出照付,回收不知道在哪。

講簡單一點,這是一群本來就沒有什麼資產累積的族群,在放無薪假,而且是老闆跟員工一起放,一起吃土。

那你會說,啊疫情過去後,多辦幾場演出賺回來就好啦?

先別說演出本身能不能賺錢(通常都很難),就算能好了,你也沒有辦法多辦幾場,畢竟全台灣就這麼多場館,每個場館每天就是一場演出,這個數字是不會變多的。這可不是生產線你可以多按幾次生產,只要場館數量是恆定的,演出總量就無法增加。

也就是說,就算想要下半年努力一點賺回來,也不知道從何賺起,更別提到底撐不撐得到下半年了。

就是如此的吃土。

---

所以,說了這麼多,要怎麼作才能幫助你吃土的朋友們呢?

個人認為,其實威力最強大的,是開始思考下半年如何超越現行場館限制,製造替代性的演出機會。如上所述,表藝工作者現在的問題,在於生產線直接被砍,之後還沒辦法造更多生產線補回來。所以,有沒有可能創造任何形式的非典型場地,甚至是數位演出的機會?這是我覺得最系統性可以思考的方向。

當然,如果以上太複雜了,那你總是有個簡單一點的支援方法:

下半年,就多進一次劇場吧!在這平均每人每年藝文消費50元的世界,我們如果能讓他變成100元,那也許,就能解決很多問題,例如吃土。


2020年2月5日 星期三

數學與統計的差異

我還真沒想過有一天我會需要嘗試跟劇組解釋這個真是有夠難解釋的概念,基於我覺得我這次講出來的這個範例感覺以後上課會有點用,所以就容我趁機記錄下來。

先簡單的說,對於無相關背景的人,數學跟統計感覺都是研究數字的行業。但事實上,它們的思考方向可以說非常不同,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相反的。

為了說明這件事情,讓我們就拿武漢肺炎來舉例好了。對於一個數學的人,他可能會考慮像這樣的問題:

假設現在有1個帶原者,而我知道每個帶原者每天會傳染給一個新的人,則每天總感染人數會翻倍,過了n天就有2的n次方的人被感染,過了10天就2的10次方 = 1024個人了。

但對於一個統計的人,他可能會考慮像這樣的問題:

假設我前天看到有1個帶原者,昨天看到2個,今天看到4個,每天都翻倍...但等等,這真的代表現在已經會人傳人了嗎?還是新的人只是從境外新跑進來的,並不是從原本的帶原者傳染過去的?我又要怎麼驗證這件事情?

差別是什麼?

  • 數學面對的世界是:我們已經知道世界的真實(有多少帶原者/以什麼方式傳染),然後想去推論對應的數學元件(感染人數)會有什麼行為。以更數學的語言就是:我們已經知道公理為真,然後看能夠證明多少定理。
  • 統計面對的世界則是:我們只看到數學元件(感染人數),然後想要去倒推世界的真實(有多少帶原者/以什麼方式傳染),這之中很大部分則是去思考各種可能的變因(會不會是境外的人而非境內人傳人),又要如何去驗證它(追蹤感染者之前的接觸史等)
是的,兩者都會接觸數字,也共用很多像是機率類的工具,但它們接觸數字的立場非常不一樣。一個是已知世界的真實,研究數學元件。另一個則是看到數學元件,要去猜世界的真實。

這之間的差異已經大到說,其實有很多數學很好的人,完全跨不到統計這一塊,因為概念上無法轉換。也甚至已經大到說,其實有很多統計很好的人,他不太需要數學的論證能力,反而需要對數字的敏銳度,"等等這數字不對,會不會其實這個才是原因?"

剛好想到一個這樣的說明方法,速速記下來一下。

2020年1月9日 星期四

選黨就能發大財?

又到了選舉的時候啦!首先,請記得去投票。

每次台灣選舉不外乎又是兩岸牌或是經濟牌之類的,今年"發大財"的口號似乎又更大聲了一點。身為一個做財務研究的人,我客運上隨手搜尋了一下,就看到這樣一篇文

誰當選對股市比較好,我們要先搞清楚...一般來說,國民黨由於經濟政策開放,兩岸政策也比較開放。所以「國民黨」勝選,會被股市視為利多;而如果「民進黨」勝選,會被股市視為利空...看到這裡,有些投資朋友,尤其是綠營的投資朋友,可能會不認同這個觀點,不過這件事,其實是「鐵證如山」喔...

...「鐵證如山」?好喔,既然這麼說,那身為統計研究者的責任當然就是...立刻下載一下data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