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4日 星期六

2013紐約行 - 音樂劇 Once & Newsies

繼續趁著感動還沒淡去前迅速記下。這次去紐約看了兩檔,第一天Newsies,第二天Once,都是2012 Tony的提名作品。我刻意選擇這兩部在光譜兩端的戲:Newsies的排場,與Once的玲瓏,試著在短時間去探索音樂劇的各種面向。畢竟都已經自己在寫音樂劇,去Broadway已經不只是去 "朝聖" 而已,更重要的是去尋找更多可行與可能性。


首先是Newsies,迪士尼製作,改編自1992年同名電影。如迪士尼系列一貫的作風,全劇音樂單純,故事簡單,劇情大概可以用兩行字講完:
  • 報童罷工,毫不意外的會獲勝,壞人毫不意外的會被抓。
  • 女主角毫不意外的是老闆千金,但也毫不意外的會以阿拉丁和茉莉的模式,跟貧窮的男主角終成眷屬。
不過迪士尼製作就是看排場、看舞蹈、看舞台、看迪士尼的財力物力(咦?)。這齣戲尤其以舞蹈出名,光看跳舞就飽了。拿Tony跟Drama Desk的最佳編舞不是拿假的(p.s. 我有撿到演員丟出來的報紙,還是1899年份,也就是真實事件發生的哪一年喔~

另外一個意外收穫是這場的Les(那個小童星)超強!!!整場很多能量轉折都是他在帶。我坐在地面層第一排左側,有一幕他走到我前面,打出來的能量驚人,之後幾乎整場有他的景眼睛都跟著他跑。後來翻節目冊才發現,怪怪不得了,是Joshua Colley,悲慘世界25周年裡的Gavroche!!

為什麼百老匯的兒童演員都可以這麼威啊 Orz

不過這齣就是屬於只能 "看" 的那種,我完全不會肖想要做這樣的戲 @@


Once就是個完全不同的故事。它瞬間取代了我心目中最佳音樂劇的地位。

是的,你可以說這齣音樂劇很作弊。改編自2006年同名賣座電影(順道嚷嚷,電影改編音樂劇太多了!太多了!)主題曲 "Falling Slowly" 是當年奧斯卡最佳電影原創歌曲,絕佳的故事跟音樂都早就在那裏了,可謂渾然天成。

但如果只是這樣搬上舞台:
  • 它不會拿2012東尼最佳音樂劇(想想有多少電影改編的音樂劇沒得獎)
  • 它不會也拿2012東尼獎最佳劇本、最佳導演、最佳舞台設計等合計八項,還有Drama Desk的最佳音樂劇、最佳導演等四項。
  • 我不會從第二首歌就開始哭哭到最後無法收拾。
  • 劇結束時我不會聽到我四周到處都在哭。
  • 我更不會現在一點開 "Falling Slowly" 就會自動落淚。


所以,它究竟是作了甚麼?

因為它把所有的一切都精簡到一個最低限度
以成就一個呼吸

音樂劇很容易讓人想到大排場,想到各種元素的組裝,很容易就讓人淹沒在一片絢爛當中。常常我們會看到那些讓人看得很 "爽",聽得很 "爽",但是沒有 "感動" 的戲。

因為藝術不是加法,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在關鍵的地方用關鍵的東西推一下。

Once作到了這一點。劇情被剪到一個最低限度,留下剛好的詩化片段來想像,剛好的笑點來緩衝,剛好的劇情線索來推演,騰出最大的空間讓情緒去醞釀。

舞台被精簡到一個最低限度。一個吧檯,一面鏡子,幾把桌椅,沒了。但那一面鏡子就這麼精巧的出現在一個精巧的位置,在各個景中以鏡像的方式製造出許多奇妙的氛圍,拿舞台設計當之無愧 (p.s. 中場時間還可以上吧檯買飲料喔 XD )

燈光被精簡到一個最低限度。很多時後就只有一個錐燈,但一個錐燈就夠把你的心揪在一起。

音樂也被精簡到一個最低限度。歌其實不多,絕大多數都是 "Falling Slowly" 的變體,整齣戲就扣著這首歌,從它開始,一路推到結束。其他功能性的歌點到就好,讓大部分的記憶和能量都讓給這首歌,以至於最後歌一出來時,情緒能量整個滿溢出來。

甚至連樂團都免了,全場演員兼樂手。這並不只是在炫耀 "我的演員很厲害可以邊彈邊跳邊唱",而是把音樂的詮釋完全交付給全場能量最強的人,也就是演員手上。試想像以下的狀況:
  • 有人對你說 "我愛你"
  • 有人對你說 "我愛你",並適時的出現背景音樂
  • 有人對你唱 "我愛你",並適時的出現背景音樂
  • 有人對你唱 "我愛你",還彈吉他
想像一下以上的能量差異,大概就可以理解演員兼樂手可以製造出來的巨大能量(p.s. 除了男女主角以外的演員甚至在演出前入場時間就在舞台上jam,從那時就開始建立演員兼樂手的合理性。這個設定同時巧妙的引導男主角入場。)

以上種種在這短短兩個小時裡的漸次累積,能量在最後一首歌達到頂峰,然後女主角一個呼吸,突然收到單薄的鋼琴。

那一個呼吸,就那一個呼吸,承載了整齣劇的一切,而那是用整齣劇去建立的。

在那一個瞬間,我愛上了這齣劇。

當然不是說這齣戲在我心中是 "完美無缺",還是可以抓出許多地方我會採取不同的處理,例如全劇終的音樂我會不解決等等。但無論如何:


它讓我找到了我想作的音樂劇
並且告訴我
它可以作到如此程度

We can do it

2013 紐約行 - 博物館篇

這次逛了以下幾間博物館,評分乃主觀無責任自我感覺評分法 :)

大都會美術館
評價:五顆星可能不太夠用
票價:良心捐款
需時:用跑的走馬看花都要三個小時,要細看我想得排至少兩天

我覺得很難有人會不喜歡大都會美術館。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實在太~大了,要甚麼有甚麼。要看埃及古文物的,你有:


一整個神廟總夠看了吧!

要看希臘羅馬的,你有:


整個中庭的雕像,如何?

要看歐洲名畫的,你有:



以上冰山一角無誤

要看現代藝術的,你有:



依然是冰山一角無誤

要看異國風情的,你有:



還有一大堆我根本分不出來是哪個地區的東西

要看歐洲古玩的,你有:




居然把一個旅館房間直接搬來,相當囂張

而且以上每個都是一整區,每一區都夠你逛一個下午!更何況還是良心捐款建議售價,CP值整個爆錶,紐約各大博物館首推這一間。

---------------------------------------

紐約MoMA (Museum of Modern Art)
評價:五顆星
票價:學生票USD14
需時:走馬看花大概三個小時,細看約一天

Well 老實說現代藝術我也看不太懂,但再不愛現代藝術,看到以下幾幅應該也會鄉民式的尖叫一下吧...






以上的話都在四五樓的常態展,這兩層樓基本上依各種主義照時間順序把現代藝術發展大致介紹一遍,花個兩三個小時逛這兩層樓相當值得。

---------------------------------------

Discovery探索博物館
評價:二顆
票價:依特展而不同
需時:約三小時

正確的說應該是評價不固定,因為探索博物館的可看程度完全是視特展而定。這次剛好是 << 透視人體 >> 跟 << 積木展 >> 兩個我在台灣都錯過的展覽,就立馬看了。




探索館就在時代廣場旁邊,如果排完TKTS有時間可以順路過去晃一下,要是特展中意的話再考慮,不過票價有點貴就是了...

---------------------------------------

自然歷史博物館
評價:二顆
票價:良心捐款
需時:走馬看花大概三個小時,細看至少一天。

最後是個人最不推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大概是我被舊金山探索跟阿姆斯特丹NEMO給寵壞了,櫥窗式靜態展已經提不太起我的興趣,更何況是滿滿滿滿滿山滿谷的櫥窗式靜態展。我覺得最大缺點是展覽型態太過單一,相較起來,我還比較喜歡台中科博館。不過看在良心捐款建議售價,還是可以一去,最起碼可以見到下面這位電影明星:


dumdum~

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Sleep No More 旅館馬克白

先說明一下為什麼會去看這檔戲。話說我在台灣的時候,就已經聽到一大堆人跟我提及這部劇。更神奇的是,這些人都沒看過這部戲,但他們聽到我要去美東交換,都說有機會去美國一定要去看這部『傳說中的劇』。
我後來聽人說這部戲檔期結束,於是就沒放在心上。直到這次搭朋友的便車來紐約玩,我突然想起這部劇,想說姑且來Google看看好了
它。加。演。了!!!!
怪怪不得了,這打死都要去看啊!於是我成功說服我本來要去聽音樂劇的同行友人改來看這部戲,說服的理由是這部戲巡演可能性近乎是零,就只有紐約看得到(原因是不太可能複製整棟旅館,詳見後述。
還好有這麼作。這部戲是我繼莫斯科小丑劇團『下雪了』和英國合拍/日本世田谷公共劇場『春琴』後,再一部被我列入此生必看的劇。一行人在演出結束後繼續熱烈討論三個小時,而且還是在其中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太多看戲經驗的情況下。
這部戲要我看個三遍五遍我都願意。它就是這麼好。

所以這到底是部甚麼樣的戲?
由於這部作品實在太大,要一口氣講完是不可能的,請容我先把我的看戲經驗照時間順序寫一遍,讓大家了解這部戲大概長成甚麼樣子,之後再來說我對這部戲的感想。以下可能會多多少少雷到一點點劇情,但等你看完以下敘述後,相信你會同意,這劇我雷再多都雷不完的。
演出地點是間五層樓的『旅館』(其實是不是真的五層樓我也不是很確定,因為裡面的建築結構不太線性。)正式開演前,觀眾會先被帶到一個爵士酒吧(飲料要付費,遺憾),然後依照預先發給你的撲克牌,分組發白面具,帶進電梯,隨機被丟到各樓層。
然後就放你在旅館裡自生自滅
對,自生自滅你沒看錯。在接下來的三個小時內,故事會在五層樓建築的各處,以錯敘的方式同步上演,各個角色在各樓層各房間到處跑到處演。你在這三個小時內唯二的規則就是『不准講話』以及『全程戴面具』,其餘你要跟哪一個角色,動線怎麼跑,如何翻箱倒櫃,都是你的自由。
戲在哪裡發生?對不起,自己找。這個角色是誰?對不起,沒有角色介紹,請自行想像。現在到底是怎麼回事?對不起,我也不知道。
甚至連個旅館平面圖都沒有,建築結構請自行摸索!我在進場後就先把每一個樓層都先跑過一遍,確定大概的結構,以及幾個關鍵橋段會發生的地點。至於為什麼我會知道關鍵橋段?因為我有做課前預習啊 :)
喔,課前預習也告訴我,整部戲會重複三輪,所以你可以在三輪看不同的景,慢慢拼湊出整個故事內容。事實上,整部戲大到重複個五輪你大概也看不完所有的演出,但三輪足夠你了解整部劇了。
更重要的是,每一輪的收尾有個著名的長桌戲(見上圖下欄)。這個橋段本身就十足經典,感覺應該只有兩三分鐘,沒有任何對白全劇幾乎都是舞劇,只有少數隱藏關卡有台詞),只有燈光、音樂和緩慢的肢體運動,卻把那餐桌上錯綜複雜的愛恨情仇、權力慾望整個轟向觀眾。這個橋段我在第一輪和第三輪各看了一次,如果可以我願意再看個十次。
在第一輪看的時候還有另一個重點。因為這個橋段所有主要角色都會到場,所以可以藉此定位關鍵人物,最起碼馬克白夫婦總看得出來。第一輪我就在此時定位馬克白,然後就跟著他開始奔跑(這戲可是讓我扎扎實實的樓上樓下到處跑三小時。)
接下來就看著馬克白和其他角色的殺人對戲,以及各種內心掙扎的獨舞。這齣劇很大一部分的亮點在於看演員超級劇烈的舞蹈動作,馬克白在廢墟裡甚至徒手攀到天花板的鋼樑上,用整個三維空間來表現。
然後馬克白跑到一個二樓中空迴廊,可以看到樓下其他角色的舞會,對應到馬克白原劇應該是馬克白開始發瘋,在餐桌上看到鬼魂的那一幕。這裡馬克白夫婦隔著一層樓在眼神交流,我從二樓馬克白的角度看下去非常有趣,不知道從一樓看上來的觀點是怎麼樣?我想這也是這齣戲獨一無二的特點:你總是有不同的新角度可以發覺。
之後馬克白當然會和馬克白夫人會合,他們兩個只要在臥房碰面就肯定是滿場飛的激烈肢體(表現夫妻之間大戰三百回合大誤。)後來我就看著馬克白夫人發瘋,她的舞蹈比馬克白更為驚人,最後她人關在一個壓克力窗內不斷撞擊,震撼力十足。
前面跟著馬克白夫婦把大部分主線劇情看完,第三輪我就開始隨意到處跟。最大收穫是在樹林小屋遇到護士二人組,後來演到一半矮護士走了,大部分的人都跟著矮護士跑,但我跟另外一個女生似乎感覺事有蹊翹,就留下來...
然後我就被護士請進小屋裡了,喔耶,是隱藏關卡 :)
護士把我的面具拿掉(),請我喝茶(),然後開口跟我講故事(大驚)。這還是我第一次這齣劇裡遇到完整的台詞,我一度還在想我是不是應該開口跟她對戲,但後來我決定只用肢體作回應。更驚人的是,雖然是個只有一個演員加一個觀眾的場景,但音樂居然還是有作處理,靠著音樂的演變還是可以作出正確回應,即使我甚麼都不知道。
這個小插曲的結尾是一串莫名的台詞,白面具被戴上,然後被請出小屋,意味不明(搔頭)後來才知道我朋友也有被請進去,狀況完全一模一樣。
我不確定這樣的隱藏關卡到底有多少,網路上眾說紛紜,但可以知道的是一定不少。我就親眼看到孕婦帶著另一個人到小房間,聽說孕婦在裡面跟他抱怨外遇,詳情不得而知。時不時還會有突如其來的意外關卡,演員突然就把你拉進演出跟你互動,總之甚麼都有可能。
此外,請千萬不要以為支線角色是花瓶,她們每一個都亂猛一把。我後來跟到女僕,她跟一個男的(來不及分辨是哪一位)有一場驚人的舞蹈,兩個人從走廊的一端跳到另一段...還背著一個門板!中間不斷出現門倒在其中一個身上,另一個踩上去,然後整個門板翻起來垂直旋轉之類的劇烈動作。
不過要比劇烈,最劇烈的一場還是三女巫和馬克白的二度見面,演員在餐桌上到處飛,搭配重搖滾音樂和強力魔鬼閃,非常瘋狂的舞蹈,最後近乎全裸。我完全同意某Blog的形容,實在無法想像這樣的演出一晚要跳好幾次
演出的最後是第三輪的長桌戲,馬克白在眾鬼魂的注視下被吊死。觀眾被帶回一開始的爵士酒吧。當下立即是滿滿滿滿的討論聲...
Sleep No More。今晚你的夢會被這齣劇佔領...

這部戲究竟好在哪裡?
先說,就算撇開放觀眾自由跑三個小時這件事情,演員、燈光、音樂、布景通通都是頂級。光是看演員的肢體就已經飽了。
但我想會讓大部分人備感興趣的是『放生觀眾三小時』。光是欣賞這件事情也飽了。別忘了,當你意識到旅館裡隨時可能有五六組觀眾在追著五六組演員,旅館裡四處穿梭,要確保演員動線不受阻,觀眾動線不受阻,每個演員都可以順利接到下一個演出地點,光是拉這個動線就令人讚嘆。
帶黑面具的工作人員也是亮點。當你意識到他們必須在觀眾如奔牛節一樣四處奔跑的情況下,仍然必須為演員清出安全的空間,代表著他們必須對演員的演出瞭若指掌,簡直就是每一個房間都站有一個舞監的意思。
同時,自由選擇要看甚麼,表示每一個人每一次看這檔戲的體驗都不一樣。你永遠會有『這邊是怎麼了?』『要是走這條路會怎樣?』的疑問,永遠會給你新的感動。最最最起碼,就算你是個戲劇無感人,你也可以當密室逃脫或假案偵查來玩。
但也許最最最最有趣的是白面具的概念。鬼魂在馬克白的故事裡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而白面具將觀眾都鬼魂化了,一群觀眾追著馬克白,簡直就是一群鬼追著馬克白的畫面。我永遠記得當馬克白和馬克白夫婦相遇,兩群鬼會合,將馬克白夫婦團團圍住的畫面。
你是觀眾,你是鬼,你是演出的一部分。即使你只是站在那裡,馬克白還是會蒼白地看著你那蒼白的臉。

基本攻略建議
  • 本劇要滿16歲才能看,開場會檢查證件,請務必記得。
  • 建議戴隱形眼鏡,不然眼鏡戴在面具裡很容易起霧。
  • 建議買最早入場的場次,這樣第一輪可以完整看到。
  • 請務必在看之前了解一下馬克白的故事大綱,會有些幫助。
  • 鼓勵大家結伴參加,但強烈建議不要成群行動。兵分多路,等演出完再討論每個人看到觀點的不同,也是這劇的一大樂趣。再者,你們也不太可能成群行動,因為沒過幾分鐘就會被拆散。
  • 個人覺得無論如何都要抓住第一次長桌戲,因為可以立即定位大部分的角色。
  • 如果很害怕錯過重大劇情,那跟著馬克白或馬克白夫人總沒錯。
  • 但是支線角色才是新鮮的地方,也是隱藏關卡所在。
  • 如果你想要進隱藏關卡,想要跟演員互動,那你一定要主動想辦法讓你自己成為演出的一部分。這不代表你要干涉演員,而是你要去預期演員的下一步,成為他下一步必然會拿來使用的東西。
  • 在這劇中會讓你追丟角色的關鍵不是角色本身,而是... 其他觀眾。請試圖預測角色的動向,搶先別人行動。
  • 最後,這裡沒有所謂正確的行動。不同的選擇只是帶來不同的看戲體驗。ENJOY!

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

快樂感恩節 - 簡易規則


快樂感恩節  簡易規則
作者:高竹嵐 ( 海豹 )

" 這遊戲讓我想起辦公室的減肥生態.... "

語出某不具名測試員



遊戲簡介
農場裡火雞們大快朵頤,但小心!在感恩節來臨時,令農場主人印象最深刻的火雞會被宰來做成大餐!你是否能盡情享用美味的飼料,同時躲過變成桌上佳餚的橫禍?

遊戲配件
  • 5張雞舍牌
  • 1張感恩節牌
  • 1張農場主人牌
  • 30張行動牌 ( 每色各5張 )
  • 70張飼料牌 ( 五種各14張 )
  • 20個胖標記
  • 5個瘦身飼料標記
遊戲準備
  1. 把五張雞舍牌一字排開。
  2. 每個人拿一個顏色的行動牌。
  3. 把所有飼料牌洗牌,然後把感恩節跟最下面八張牌洗在一起。
  4. 把農場主人牌交給最瘦小的人。

遊戲進行
遊戲會進行若干回合,每一回合都會進行下面五件事情:
一、依序為每個雞舍補上一張飼料牌。

二、農場主人決定這一回合的 "瘦身飼料"
三、所有人選擇一張行動牌,蓋在自己面前。
四、同時打開蓋著的行動牌,並依照所蓋的行動牌獲得飼料或減肥。
出雞舍牌的人會拿走雞舍裡的所有飼料,如果有很多人出相同號碼,比較瘦的雞跑比較快,先搶走一半飼料 ( 無條件進位 ),第二瘦的再搶走一半,依此類推。

出瘦身牌的人則把手上所有的瘦身飼料棄掉。

五、把農場主人牌交給左手邊的人。




當然世界不會那麼美好...
當任何雞舍裡有三張不同種類的飼料牌,農場主人會覺得 "怎麼會剩這麼多飼料" 而出來看看:

(1) 首先他會先看看哪隻雞最胖、最適合作火雞大餐有越多飼料牌的人越胖,最胖的人拿兩個胖,第二胖的人拿一個胖。

(2) 接著他會看看哪隻雞最瘦、應該要被強制餵食最瘦的人強制收下該雞舍裡的所有飼料。

遊戲中如果有一樣胖或一樣瘦的狀況時,順時鐘較接近農場主人的人先作事 ( 拿農場主人牌的人最接近農場主人,第二近的是他左手邊的人,依此類推。飼料先搶,胖也先拿,也最先被強制餵食,總之好事壞事他都先遇到。)
主人饒命啊~ 我都已經減肥成功了,為什麼還要宰我 @@

遊戲結束與勝負

翻出感恩節的瞬間,農場主人就準備來作火雞大餐囉!!!

(1) 首先,翻出感恩節時最胖的雞再拿兩個胖,第二胖的再拿一個胖。

(2) 合計最多胖的雞直接被拖去宰,同為最胖就同時被宰。

(3) 活下來的雞依飼料牌計算分數。請將飼料牌分成數組,每組都必須由完全不同的飼料組成。張數為1/2/3/4/5的組,分數分別為1/3/6/10/15分。將各組分數加總便是你的總分,分數高的人勝!詳見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