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隨意找一首音樂劇的歌,再隨意找一齣日劇,看看同等時間長度裡面,兩者所能容納的資訊量(註一):
同等時間內,歌詞所能承載的資訊量自然是比台詞少,那既然這樣,何必要唱呢?
顯然就是歌比單純台詞多了一些什麼東西,所以才會這麼做,不然何必自廢武功?
舉例來說,聽聽以下這個片段(請注意1:40上樓梯之後的事):
注意到Long真的很Long嗎?時間確實被拉長了;這就是音樂的功力。
再聽聽這首歌,請注意歌曲的最後:
有注意到能量的堆砌,一路堆到最後的 “And there is nothing!”
這裡用了一個從古典音樂以來就常用的手法:不解決。音樂上和絃會有方向性,有些和絃很穩定(例如C大調三和絃),有些和絃則很想要被『解決』,往下一個地方前進(例如G大調屬七和絃會想要去C大調)。所以你如果死不讓它解決,或著一直解決到另一個想要被解決的和絃上,就可以一直把觀眾的情緒繃在一個高點,能量一直疊疊疊疊上去。
於是就有個遠比直接吶喊 “And there is nothing!” 還要強的 “Nothing!”
(此專欄根據A劇團2014年5月音樂劇工作坊課程內容撰寫)
註一:好啦,也是有例外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