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劇團每次都做一些搞死自己的事情 @@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我們在三月份的阿卡巴萊,開放觀眾投票六月份的阿卡巴萊是要走傳承(傳統戲曲、在地結合)或是創新(音樂劇、流行文化)。投票結果是傳承。
然後音樂總監當場就倒在地上了。
我就直接坦承,在我幫大湖愛樂編蘇三起解之前,我甚至不知道蘇三這個故事;對我個人而言,這些事物就是這麼遙遠。我們家導演不會台語,布袋戲對他也是一樣遙遠。整個劇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跟這些事物,有著一段距離,而且大半是不太短的距離。
於是我們做了一系列龐大的學習過程:請人來辦講座,參加介紹課程,等等等等,試圖在這麼一個有限的時間裡面,去做一些初步的了解。
而這只是第一步。真正大的問題反而是:
這個故事要怎麼說?
傳統戲曲博大精深,從文本、唱腔、身段乃至於背景文化,都有可以講上幾個小時的故事。其中有些我們可以學的動,有些我們不可能一時半刻學起來,也有些我們就算學起來了也不可能在這短短的80分鐘之內呈現給觀眾。
舉個明確的例子。牡丹亭是我們當初卡關卡非常久的一個橋段,原因很簡單:就連我們自己都沒人能完整的把這玩意看完啊~~~~
遊園從40分開始,到杜麗娘醒來(1:10:00)都三十分鐘了... 我們能不能扛30分鐘是個問題,而且就算扛住了,大家能不能耐著性子看完30分鐘也是個問題...
於是我們不可能原封不動的搬演,勢必需要擷取部分元素出來。就牡丹亭而言,我們選擇保留了詞藻跟故事的部分,然後用席慕蓉的詩<一棵開花的樹>去輔助。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初次接觸的人更了解這個藝術形式想傳遞的東西,從而在接觸完整的戲曲時,不再那麼畏懼。當然這絕對是有所取捨、有所犧牲下的一個方式,我們自己內部也在這樣的選擇下掙扎、討論了非常久。
<十八相送>的概念類似。黃梅調的一大特色在於同一旋律的輪旋,因此我們保留了這一點,自己重新填詞,重新以現代人的故事,去呈現這樣的藝術形式。
關鍵是,我們試圖以自己的觀點,重新去"介紹"它們。畢竟,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和這些古老藝術之間的距離感。
而那正是這次阿卡巴萊想要去跨越的。畢竟,所有的藝術都來自於人,來自於我們共同身為人的事實本質上,而這無關乎過去與未來,東方或西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