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剛結束的臺灣音樂劇論壇,稍微有聊到這個議題,這算是我最近觀察下,自己覺得相對重要的一件事,所以雖然我備課早就已經備到滿出來了,還是決定把這個議題硬塞進去。不過當天由於時間關係,我覺得我自己在這一段講的不好,所以在這邊看能不能把它做個完整的敘述。必須聲明的是,這純粹是我就我個人的角度看到的,勢必存在個人主觀部分。
容我先以一組很慘烈的數據開場:2013-2018年,兩廳院售票系統所有有購票的會員中,有超過六成,在這六年內只買過一次票(2019.5 PAR雜誌,P127。)
再說一次,是六年內只買過一次票。
這代表了很多事情。我們就先講最現實的:這表示有很多人,有進劇場,但沒有再回來。他們是不喜歡這檔戲還是有什麼其他原因,這我們無從推測,但最起碼的你面臨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你跟這位觀眾的資訊流動,已經斷掉了。
事實上,表演藝術跟觀眾間的資訊流動,本來就已經很破碎了。表演藝術團體和觀眾之間有互動的時間,經常就真的只有在演出時有互動,然後演出當下的互動還是單向的。我們跟觀眾說話,就靠演出;而觀眾跟我們說話,就靠演出後的一點點閒聊或是網路文章,甚至得靠黑特劇場。
讓這件事情更雪上加霜的事情是,這個資訊流動本身還充滿阻礙。畢竟表演藝術是個很抽象的東西,觀眾很可能只能跟你說這戲我喜歡或我不喜歡,但也講不太出來到底是喜歡或討厭在哪裡。別說觀眾了,從業人員自己有時候搞不好都說不出來了!
然後,這些人,六年來還只跟你碰一次面。
於是乎,表演藝術內部對一個製作的觀點,便持續來自於表演藝術內部,外部資訊很少傳進來,內部資訊也很難傳出去。
Sounds familiar?沒錯,這就叫同溫層,而這是個很危險的東西。
這幾年來,我已經聽到N百次"為什麼台灣的戲一檔比一檔難看"之類的敘述。並不是說戲就真的一檔比一檔難看,但這至少代表著,內部與外部,已經有相當大的認知落差在那裡。這並沒有誰對誰錯,只是缺乏溝通,而這個缺乏溝通,會造成這個落差,越來越大。
於是乎,我聽到越來越多的"我在劇場裡找不到認同感",甚至是"你們真的了解這個世界嗎"之類的論述。Again,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只是在這個內部與外部之間,對於舞台,乃至於對於這個世界的理解,已經出現落差。雙方對彼此了解的缺乏,已經到了一個會造成問題的地步。
在這個情況下,走進劇場,然後發現劇場無法給予他對真實世界的認同,於是離開劇場,六年來只買過一次票,似乎也只是剛好而以。
事實上,這個落差已經不只是認知上的差異,而是連生活型態上都是。表演藝術從業者的生活型態,本來就跟大部分的人有差,他所面對的生活樣貌,也跟大眾有落差。久而久之,這都會反應在工作上、行事上,乃至於整個製作上。
結果就是,我也聽到越來越多"蛤你們怎麼會這樣辦事"的敘述。Again,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雙方溝通不流通造成的各自盲點;有可能是大眾並不理解表演藝術產業運作上會出現的問題(需要範例的請自行參考黑特劇場),但也有可能是基於表演藝術產業的資訊封閉性而造成的盲點,因為我們已經太習慣"周遭的人都這麼做,周遭的人都這麼說"。
今天我們討論表演藝術產業的困境,不能只從表演藝術內部去討論,畢竟這行充滿著各式各樣優秀的人才,如果內部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早就該解決。我們迫切需要的,反而是去打通我們與外部的資訊斷層,讓我們不論就演出上、製作上或認知上,與大眾接軌,去追求一個彼此都能有認同感的舞台,以及去尋求更多來自不同角度的,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不然我們就會持續被卡在,國人藝文消費平均每人每年51元的困境中(2019.5 PAR雜誌,P13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